近年来,新疆博湖县紧盯工程建设领域关键环节,将农民工工资支付“开工第一课”作为源头治理核心抓手,推动欠薪隐患早发现、早处置,实现欠薪案件由“事后处置”向“源头预防”的治理模式转型。
普法先行,筑牢法治防线。组织劳动监察员开展“进工地、进企业、进班组”普法宣传活动,通过集中授课,以案说法,向项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的管理人员、劳资员宣讲《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强调诚信用工对劳资双方的共赢价值,提高用人单位法律意识。为引导农民工依法维权,在工地现场张贴举报投诉二维码,悬挂宣传横幅,发放维权手册,营造浓厚的法治氛围。
监管靠前,强化源头治理。紧盯隐患排查、案件查处、联合惩戒三个关键,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对在建工程项目农民工工资支付、实名制管理、工资专用账户等制度落实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做到早发现、早处置,严厉打击欠薪违法行为,形成“不想欠、不能欠、不敢欠”的强大震慑。依托新疆农民工工资支付监测预警平台,对在建项目实行“云监管”,以科技赋能预防欠薪案件发生,进一步筑牢根治欠薪安全屏障。
畅通渠道,提升处置效能。探索建立部门联动高效化解欠薪机制,畅通群众来电来信来访投诉渠道。线上,紧盯国家、自治区欠薪投诉线索平台和12345市民热线,分级分类及时处理各类欠薪案件;线下,在县综治中心设立信访接待“总窗口”,在县人社局设立信访接待“子窗口”,农民工工资争议“速裁庭”,全面推行“子窗口接待登记、总窗口综合受理、部门联动解决”的服务新模式,打通维权服务“最初一公里”。
下一步,新疆博湖县人社局将以“开工第一课”为契机,持续做好送法入企、政策宣讲等活动,进一步做好劳资纠纷隐患“大排摸、大预警、大化解”工作,持续加强执法监察,强化源头治理,按照“消除存量,遏制增量”的原则,聚力推动欠薪案件“动态清零”,真正让广大务工人员安“薪”无忧。(张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