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腹地春潮涌,民生工程暖民心。3月5日,在陕西省宁陕县环长安河城市步道施工现场,机械轰鸣与潺潺水声交织成春日奋进曲。这项总投资1.39亿元的重点民生工程,已完成总进度35%,预计今年5月底实现全线贯通,构筑起“推窗见绿、漫步亲水”的城市新景观。
在城关镇新天地小区外侧长安河段施工现场,建设者正抢抓枯水期黄金施工窗口,10余名工人正在进行栈桥桥柱浇筑,2台泵车伸展长臂精准布料。该项目现场负责人高淼介绍,采取“分段突击、倒排工期”作业模式,已攻克关键节点。目前,已经完成公安小区外侧150米步道基础、民安桥至人字桥段100米步道基础的浇筑,长安东西街段1200米亲水步道已具雏形。
据了解,宁陕县环长安河城市步道建设项目位于宁陕县城关镇,主要是沿长安河及东河两岸规划步道、北至城隍庙、南至游客集散中心、东到城关镇涧沟口,总长度16公里,分为人行道及亲水步道,人行道长度14.3公里,亲水步道长度1.7公里,净宽3m。步道建成后,将辐射4个社区1个村,500米服务覆盖率提升至78%。
“该项目分为9个标段,由县住建局、交通局、农业林业和水利局、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5个单位共同组织实施,建设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桥涵工程及相关配套工程。”宁陕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站长王朝越介绍,工程监管上建立“责任主体+群众监督员”质量管控体系,关键工序实行各方联合验收,确保工程质量。
作为2025年宁陕县人大票决的民生实事项目、市级重点项目,工程实施全过程践行“群众提、代表决、政府办、人大评”的民生实事办理新机制。正在现场查看进度的宁陕县人大代表高立安感慨:“过去河边杂草丛生,现在健身步道沿河而建,将自然风光与地域文化相结合,还计划增设休憩驿站、照明系统、文化展示牌等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功能,真正把民生工程建成民心工程。”
这条步道不仅仅是一条普通的步道,更是一项生态修复的系统工程。宁陕县住建局项目负责人许启峰介绍说,与常见步道不同,这条步道充分利用改造后的污水主管网顶部空间,结合海绵城市理念进行设计,采用透水混凝土面层,不仅环保、防滑。同时,在河道适当位置修建跌水坝和亲水平台,为群众提供了高品质的运动休闲空间,体验更加生态多元化的城市滨水生活。
据悉,宁陕县环长安河城市步道建设项目的实施,旨在将城区各主要居住区、景点、公园绿地和城市道路串联起来,把山、水、路串成片,让城市融合更多生态肌理,市民群众尽享山水之美。同时,构建内畅外联、互联互通的交通体系,为群众创造畅通、安全、便捷出行条件。
近年来,宁陕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步道为脉络,探索“生态修复+城市更新”模式,推动“文旅+健身”融合发展,加大长安河环境综合整治,修建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道,长安河的水质达到了国家二类标准,整个生态环境也得到了改善,随处可见朱鹮、白鹭在河里悠闲地嬉戏、觅食。
暮色渐浓,长安河两岸的灯光次第亮起,这条镶嵌在秦岭褶皱里的绿色丝带,正编织着生态保护与城市发展的双面绣。下一步,宁陕县将围绕国家山水园林城市建设,计划在游客集散中心段建设智慧运动舱,实现功能叠加;开发“步道+”经济,培育户外装备租赁、自然教育等新业态,促进产业延伸;与子午古道、秦岭国家公园绿道互联互通,构建环秦岭慢行圈,促进区域联动,真正实现“一条步道活一城”。(王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