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常魁星 郝月霞)9月11日下午,北京市通州区定海园一里社区联合北京市通州区春晓心理社会工作事务所开展了非遗系列宣传活动,让非遗走进寻常百姓家,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让居民零距离接触非遗,了解非遗,提升对非遗的认知,推动非遗的传承和发展。
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在活动现场,民间传承人带来了剪纸、毛猴、面塑和豆塑的制作和表演,讲解传统文化技艺的由来、经典典故及简单的技艺过程,给居民朋友们带来了视觉上的艺术享受,居民零距离参与、观看,感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绚丽。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给人以视觉上的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精髓,是中华优秀的艺术瑰宝。毛猴是老北京的传统手工艺品,猴子是小精灵,它的机敏、活泼,透着一种天然的情趣。毛猴的四肢是用蝉蜕的四肢做成的,身体是用中药辛夷做成的,都具有药用价值。

面人是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了柔软各色的面团。团团普通的面疙瘩,经过老师的巧手制作,变成了一尊尊惟妙惟肖的人物像,艺术加工赋予了面团新的价值。豆塑,以豆子为主要材料,兼以一些零碎物品,拼接“塑造”出来的画,工艺精巧,颇堪欣赏。
一里社区举办这样一场近距离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贴近群众,让传统文化在群众中得到更广泛的传播与认可,唤起全社会保护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留住特色传统手艺、打造特色文化品牌起到了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