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构成了城市公共服务和治理的基础单元,营造和谐美好的基层环境既是“细微之处见真章”的关键事务,也是关乎民众福祉的“头等大事”。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三平路街道上游社区长期以来,始终将文化作为联结居民的桥梁,以此汇聚人心、促进邻里间的理解和共识,不断深化文化社区的建设进程。上游社区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核心,依托阵地建设、团队建设、活动组织这三大支柱体系,坚守“共同建设、共同治理、共同享有、共同繁荣”的四大核心理念,巧妙融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社区邻里文化等多种元素,推出了丰富多彩的服务项目,为居民绘制了一幅幅幸福洋溢的“家门口”生活画卷。
构建文化阵地体系 筑就“家门口”的幸福空间
“一有空闲,我就和伙伴们相约到这里唱歌跳舞,享受欢乐时光,不仅精神焕发,邻里间的情谊也越发深厚了。”上游社区居民王玉梅满心欢喜地说道。步入上游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活动大厅、职工书屋、百姓大剧院等设施一应俱全,居民们在此欢聚一堂参与娱乐活动、聆听讲座、阅读学习……经过改造升级的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已成为集理论传播、文化体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深受社区居民的喜爱,成为了社区中最热闹的地方。
为了打造居民“家门口”的文化乐园,上游社区精心升级建设了三平邻里中心,并持续优化内部服务空间布局,设立了“思德”五老工作室、悦智棋牌室、健身房、版画创作室等多个特色文化活动区域,以及宽敞的340平方米活动大厅,为居民提供了宣传教育、组织聚会、文化交流的理想场所。同时,上游社区致力于打造“5分钟文化圈”,不断拓展文化服务网络,深入挖掘彩带龙、旱船表演、舞龙舞狮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服务内容、创新服务模式、提升服务质量,为居民带来了既温馨又有温度的“家门口”嵌入式文化服务。
构建文化队伍体系 激活“家门口”的幸福动能
“中华龙舞起来,中华龙舞起来……”在一方小舞台上,伴随着几件常用的演出道具,上游社区的文艺队成员们刚结束家务琐事,便再次汇聚一堂,投入到紧张的排练之中。岁末将至,他们已圆满完成了十多场演出任务。队员们动作娴熟而优雅,金色的长龙在空中翻腾起舞,这支由上游社区六位居民自发组建的艺术团队,凭借着对彩带龙的深厚情感和长期不懈的练习,赢得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喜爱。如今,上游社区文艺队已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团体,成长为各类文化惠民演出中的常客。
为了构建丰富多彩的文化队伍,上游社区积极挖掘能人骨干,孕育民间艺术团体。他们广泛寻访、深入挖掘,将文艺能人自发组织的小团体进行整合、包装,打造出各具特色的文化队伍。目前,已培育出小品演出团队、合唱团、“三句半”表演队、豫剧表演队等多支本土文化队伍,他们自编自导的特色演出频繁亮相于文艺舞台。同时,社区还开展了“文化进万家”、“好戏下社区”等文化活动十余场,鼓励居民在文化生活中扮演主角、唱响大戏,赢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
此外,上游社区还充分发挥辖区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等五位“带头人”的引领作用,吸纳热心居民共同组建了理论宣讲、卫生环保等四支志愿服务队。他们累计开展了文艺表演、理论宣讲、文明志愿等活动二十余场,不断推动社区文化的繁荣发展。
构建文化活动体系 打造“家门口”的幸福工程
“版画之美令人赞叹,其背后比较繁琐的制作程序却鲜为人知。看着自己亲手完成的版画作品,我心中充满了自豪。”在上游社区活动室举办的“探寻版画文化,传承匠心精神”活动中,十多名青少年亲身体验了版画艺术的魅力。他们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深入了解了版画的历史传承和制作工艺,被其中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所深深吸引,纷纷赞叹版画文化的独特魅力。
将版画文化与儿童友好理念相结合,是上游社区“润童成长”文化活动的核心内容之一。无论是欣赏版画之美,还是学习版画制作,孩子们的第二课堂始终贯穿着非遗文化的身影,让传统文化的种子在孩子们心中悄然生根发芽。这一活动不仅为孩子们搭建了传承优秀文化精髓的桥梁,也使“润童成长”成为了社区内备受喜爱的文化活动。这既是上游社区深化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成果体现,也是文化惠民服务深入群众生活的生动写照。
文化如桥,为幸福生活增添温度与活力;文化筑梦,让基层凝聚力得到显著提升。接下来,上游社区将继续致力于文化社区建设,鼓励居民走出家门,积极参与社区活动,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用文化引领基层治理,用文化陶冶居民情操,用文化提升民众素质,让居民的幸福指数不断攀升。(杨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