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贵州黎平县罗里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五福村扶贫车间闲置问题,通过实地考察、精准对接、利益联结等措施,成功盘活闲置资产,实现了资产变资源、资源变资本、闲置变利用的华丽转变。
(一)辉煌启航与遭遇挑战。2019年,罗里乡五福村扶贫车间项目正式启动,项目投入12万元扶贫资金购置34台缝纫机器,装修100平方米厂房。启动初期,扶贫车间运转有序,吸纳了大量周边村民就业,促进了五福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成为了罗里乡脱贫攻坚的亮点工程。然而,新冠疫情导致市场需求萎缩、原材料供应受阻、人员流动受限等问题接踵而至,扶贫车间陷入全面闲置状态,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二)重启决策与考察洽谈。一是会议研讨决策制定。多次召开党委会议,邀请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进行讨论和分析,制定了寻找新的合作机会、优化资源配置、提升村民技能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为扶贫车间的重启奠定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二是实地考察合作洽谈。积极邀请县内外各纺织企业负责人到实地考察,详细了解扶贫车间资产状况、地理优势、合作意向。经过多方筛选和洽谈,最终与黎平县飞城玩具制造厂达成了合作共识,为扶贫车间闲置机器重启提供了新的机遇,为当地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三)合作方式与利益联结。一是资产入股合作期限。五福村将扶贫车间闲置的30台纺织平车机作为入股资本参与经营,合作期限3年,成功为扶贫车间注入生机活力,让原本停滞的机器重新运转,恢复了生产效能,实现了资产的高效盘活。二是利润分红利益联结。在利润分红方面,采取“基础分红+二次分红”模式,双方明确规定每年五福村将获得基础分红3240元,同时根据营业额确定二次分红资金,分红资金将用于利益联结五福村建档立卡群众,确保群众能够共享扶贫车间带来的收益,保障了村民的切身利益,增强了群众对扶贫政策的信任、支持。
(四)岗位提供与技能提升。一是就业岗位提供。随着闲置机器的重启,黎平县飞城玩具制造厂在合作期间承诺优先吸纳五福村村民和罗里乡搬迁对象就业,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有效促进了群众增收。二是技能培训提升。为提高村民就业能力、生产技能,制造厂组织了生产工艺、设备操作、质量管理等多方面的岗前技能培训,让村民能够更好地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和生产要求。通过培训,村民的技能水平得到了提升,为稳岗就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后续规划与持续发展。五福村闲置机器入股合作模式的成功实践,为罗里乡盘活闲置资产、推动扶贫产业可持续发展树立了成功的典范。在后续发展中,罗里乡将继续秉持创新发展理念与合作共赢原则,进一步深化与黎平县飞城玩具制造厂的合作,确保项目持续稳定发展,为推动五福村集体经济发展发挥更大的作用。(汤莉 吴共霞)